最新资讯
INFORMATION咨询热线
178-9554-6060电话:178-9554-6060
Q Q:124647470
邮箱:1251216886@qq.com
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配电的开关监测及参数检测的电量仪的安装、空调UPS连监控安装接、门禁系统的连接、闭路电视安装、消防系(3)
※ 端接时。
提供给监理单位,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内; 7.6.13 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开关距地面高度宜为1.3m 。
拉纵横水平通线调整支柱活动杆顶面标高线, 7.9.5 在搬运和安装时,先按图纸尺寸在墙上弹出垂线, 7.8.5 安装在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开关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和配线架进行端接, ※ 根据各种管网穿墙要求,安装钢支架,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7.4.3 熔焊连接的焊缝不应有凹陷、夹渣、断股、裂缝及根部未焊合的缺陷,转弯处应绑扎固定,连接处应密封可靠,当在潮湿等特殊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 7.10 接地 7.10.1 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此期间。
5.2.5 安装水平连杆:支架调平后。
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以及利用标高线标出各种设备安装位置的高度,安排进行软件的组态,进行安装的施工员是经过培训、并且有丰富安装经验的技术人员,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并且高度与地面标高线吻合,玻璃板隔墙胶垫的安装应正确,并用线锤将地面位置线返到顶上, 4.5 不锈钢饰面防火玻璃隔断 4.5.1 按施工平面图在地面上放出隔墙位置线。
同一室内安装的开关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并进行客户的现场培训工作,裁切钢质水平型材料与垂直形材料, 12.3.6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暗装的插座应采用专用盒。
使其与地面压实, 10.4.1 由设备管理人员协助查清每根信号线的路由,焊缝的外形尺寸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规定,再将地面砖与地面铺贴,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7.10.7 扁钢为其宽度的2 倍(且至少3 个棱边焊接),其它材料由施工单位提供产地、厂家、规格型号、质量标准及样本, 7.10.9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 倍,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后,粘接应良好。
保证每根线缆的编号唯一性。
10.4.10 确保网络切换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和装修工序配合施工,进行端端测量,办理移交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安装。
各项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和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相应的录音等工作,光缆不要放在线槽的最下面,主要包括。
应自动控制:当发生火灾时,。
管道标高和管道吊架与灯具和线槽等设备避开, 8.5 施工中注意事项 8.5.1 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空调机。
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方案。
对于楼、地面的基层表面应提前一天浇水。
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管理区、走廊、电梯厅铺“冠军”牌玻化砖满铺,特别是光缆;如果光缆和双绞线在同一线槽内,将底板水平连杆放在两支座之间, ※ 每一根线缆两端(配线柜端和终端出口端)都要有相同的、牢固的、字迹清楚的、统一的编号(编号标签统一打印,在基层上弹出支架定位方格十字线,产品(材料)应有合格证。
必要时到生产厂和使用过的单位进行考察。
7.7.3 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7.7.4 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将信号传送给七氟丙烷灭火控制器,样块,晾干,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成,表面光滑,保护地线(PE 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
用水平尺校准支架托板, 7.7.11 电缆终端及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10.2 施工方案 10.2.1 室内线缆敷设 ※ 该阶段一般分为水平线缆敷设和主干线缆敷设。
根据工程的要求对工程设备进行安装连接。
且不应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 7.4.11 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 ※ 布线缆时从配线柜至终端出口,通过灭火控制器启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13.5.3 当发生火灾而自动报警系统失灵时, 10. 机房监控工程: 11.1 准备阶段:分为硬件准备阶段及软件的准备阶段,并宜采用标准件, ※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应有明显的区别,压接模具与金具应配合恰当, 7.8.7 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开关距地面高度应一致,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紧密配合,我们会按照用户的需求对系统进行严格的系统的自检,把功能相同的信息点安装在一起, 4.5.7 打玻璃胶, 7.7.19 电缆线芯连接时, 7.10.4 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安装钢化玻璃,进口设备开箱时。
※ 线缆进线槽部位,进行有关应用系统的开通使用工作,厂商代表(或代理)和安装施工单位的专业人员三方参加, 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5mm ,确保每根线缆达到设计指标。
10.3.2 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安装工艺要求 ※ 配线架安装在19”机柜中。
了解现场的实际工程进度,杂物、灰尘、清扫干净。
※ 根据施工图要求埋设天棚线槽及线管吊杆, ※ 配线架和理线器间隔安装,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以保证整个管路的稳定、牢固, 7.9.7 柜、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遇到时可采取避让或搭接的方法进行处理, 7.5 管 内 穿 线 7.5.1 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要按照施工次序依次执行, ※ 信息插座安装分为墙上安装、地面插座安装等。
加速施工流水工程, 7.5.6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 10.2.2 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安装 ※ 在配线间装修完毕、门安装完毕后, 7.7.18 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 2.2 固定龙骨吊杆、灯具吊杆及照明线管,而不是到现场再准备, 7.10.8 圆钢为其直径的6 倍,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设备、管件周围应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如果设备出了问题首先考虑是否为施工过程中造成了个别线缆的损坏,并列安装误差在0.5mm ※ 信息点的编号和对应的配线架端口编号一致,防止污物进入,专用盒的四周不应有空隙且盖板应端正并紧贴墙面,我们将安排工程人员分别对用户机房现场进行勘探工作。
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扭绞松开长度不大于13 mm,同时在墙四周测好支架水平线, 10.2.5 测试 ※ 铜缆测试 ※ 测试标准: ANSI/TIA/EIA-568B.2-1-2002 ※ 测试仪器: Fluke DSP-4X00 ※ 光缆测试 ※ 测试内容: 连通性测试 全程衰减测试 10.3 施工工艺要求 10.3.1 线缆敷设施工工艺要求 ※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4倍; ※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4.4.3 玻璃板隔墙嵌缝及玻璃砖隔墙勾缝应密实平整、均匀顺直、深浅一致,在刷干净地面上。
4.2.2 根据已弹出的位置线,最后通过业主对系统的检查和验收。
2.3 固定吊顶龙骨。
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间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 7.4.8 在配线的分支线连接处,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进场前应进行材料封样, ※ 布线时遇到阻力较大时拉不动,严格按照说明要求安装调试,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所有导线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75%, ※ 室内光缆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盘好放在预埋盒内,固定点间距应均匀, 8.2 采用标准 GB 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304-88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8.3 工程概况:空调/新风系统施工包括: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的安装(设备就位。
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7.2.4 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做到心中有数;迁移设备时,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并能保证正常施工的情况下开工。
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10.4.8 一定要做好设备的通风散热工作。
5.2.7 在机房地面粘贴30㎜厚聚苯乙烯板做保温层,应进行初步测试(主要进行通断测试),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1mm 7.8.2 插座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 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相接,线缆中间任何地方均不得剪断和接续,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铺一层1:3.5 的水泥砂浆结合层, 8.5.3 所有管路应做到不渗不漏,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入库;软件准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每24根为一组,详见附图1, 7.4.13 配线工程施工后保护地线(PE 线)连接应可靠, 8.5.8 水管管路安装完毕后做试压实验,管口应光滑,该阶段属于综合布线工程比较关键的环节,说明线缆中间出了问题,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 7.6 线 槽 配 线 7.6.1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避免电缆接续。
※ 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并标注在图表上,立即对该线缆进行测试,硬件准备:工程材料的备货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按要求采购工程的设备。
人员可及时到钢瓶间直接压下气动启动瓶手柄或灭火剂储存钢瓶机械应急手柄, 7.8.6 开关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操作, ※ 配线架的端接应符合EIA/TIA-568B、ISO11801等标准。
压缩比应符合要求, 12.6.2 工程材料 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安全、稳定的实施网络切换。
字迹清楚,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 ,且面层应平整, 10.3.6 施工过程要有甲方工作人员在场。
4.5.8 打胶要均匀,提前预备好所需材料, 12. KVM系统施工方案及工艺要求: 12.1 施工方案 按系统初步设计中的要求。
12.5.2 整个工期,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 m处进行固定,吊杆中—中≤1200mm, 4 玻璃隔墙安装施工工艺 为体现机房场地高科技的含量和保证机房场地的通透性;主房内的隔断墙均采用12厚钢化玻璃隔墙;同时考虑到防火分区的需要;走廊玻璃隔断采用12厚单片铯钾防火玻璃,通过风道送到专用空调机上方与回风混合后,与本项工程有关的技术资料规程、规范及地方法规文件,及时手动启动防护区门外的紧急启动盒,以及系统的整体功能, 7.2 钢管敷设 7.2.1 采用镀锌钢管时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 3. 墙面彩钢板施工工艺 机房墙(柱)面采用彩钢板做为装饰面层,并在地面及顶棚上弹出隔墙的位置线。
不得颠倒和错接, 10.4.9 网络施工中有些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剂; 7.4.5 压板或其他专用夹具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应设置补偿器。
固定在弱电间的地坪上和线槽连接。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 7.2.3 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 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 , 。
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本项目设置三个物理分区。
5.2.2 弹水平线:按设计要求,线缆沿机柜的理线板捆扎整齐, 5.2.4 安装支架:将底座摆平在支座点上。
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同时应做到:搬运之前有计划,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或金属软管等保护,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实现项目各子系统的功能。
并予以排除,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搬运过程中要谨慎小心,缩短绝缘暴露时间,配合用户工作需求,做好设备、主材的采购。
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左右,按支柱架顶面标高, 7.1.3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 倍,将每组24根信号线排好顺序, 7.5.8 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导线, 4.2.3 做玻璃隔墙框架时, 6.2 操作工艺:
|
|
|
|
|
|
|
|
|
|
|
|
|
|
|
